“三北”防护林工程被世人誉为“绿色长城”。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吕梁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奋力谱写了“三北”工程新篇章。

9月23日至27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三北攻坚在山西·媒体记者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对吕梁市临县、柳林县、中阳县、交口县,在“三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精彩实践、显著成就和特色做法进行实地探访和梳理总结,以期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营造浓厚氛围。

9月26日,沿着彩虹公路,采风团来到了吕梁市中阳县军山森林公园,放眼望去,漫山红遍,层林浸染,秋光正好,美不胜收。人行道上休闲散步的游客感受着片刻的宁静和放松,林荫道上惬意骑行的爱好者不时从身边路过。据介绍,军山森林公园是以国营林场为依托而建起的森林公园,有着休闲度假、旅游康养及科学研究等功能。园内树高林密,林草覆盖率98%以上。

在中阳县金罗宁乡低效林改造项目三标段,紧临路边油松树杈上挂着的红色小药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是一种复合原料香精包,作用是通过释放强刺鼻的气味筑起防护之网,从而减少牛、羊等动物的毁坏,便于管护幼林。”该标段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也是加强苗木管理、开展精细管护、提升森林质量、巩固绿化成果中阳县在管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在由吕梁华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中阳县枝柯镇退化林改造项目施工第一标段,树上悬挂着的“保安全、抓生产”宣传口号格外醒目。中阳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股长杜凤山介绍说:“今年8月底,中阳县山水工程5个子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有望年底完成任务。低效林改造是对存在植被群落树种单一、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林分质量下降等生态区域进行补植补造、修枝、抚育管护和封禁,栽植树种有油松、白皮松、辽东栎、侧柏、山桃、山杏、五角枫等。”

据了解,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阳县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县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52.85万亩,全县义务植树2159.6万株,森林面积由原来的49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06.7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22.7%提高到49.44%,位居全省第四。

进入新世纪,中阳县作为全省16个退耕还林试点县之一,于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12年,全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53.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4.5万亩、荒山造林36.5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全县实现了“山地核桃林、沟坡生态林”两个基本覆盖。

“十四五”期间,中阳县按照锚定“四县”目标、打造“五彩”中阳发展战略,坚持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宗旨,大力开展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组织保障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森林绿地质量,将生态建设转型为森林质量提升,实施退化林修复6.5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人工造林0.6万亩。

中阳县多次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吕梁市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市造林绿化先进县”,2012年,中阳县被省政府授予“林业生态县”,是吕梁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