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7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三北攻坚在山西·媒体记者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对临汾市的永和县实地探访,切身感受三北40年来筑牢的“绿色长城”的精神伟力和沧桑巨变。
眼下,永和县境内的大山“披”上了彩装,翠绿、鹅黄、杏橙、火红等不同颜色随着山势高低起伏,层林尽染,一望无际。10月17日,采访团一行来到永和县领略秋日的盛景,感受秋日的浪漫。
在永和县打石腰乡河浍里村红枣经济林提质增效园区,村民贾成春和他的爱人在枣园里忙碌着。虽然外面大雨不停地下,但整个枣园由大棚罩起来了,所以没一滴雨飘进来。贾成春高兴地说:“我家种植了20余亩大叶红枣树,年均收入达十万余元。感谢永和县林业局在枣树修剪、枣树病虫害等方面为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让我们有了好收成。”
“昔日的永和县干旱少雨,再加上干石山土层薄、岩石裸露面积大,使得造林成活十分困难。我们克服重重困难,遵循‘荒山荒沟生态林、乔灌混交、针阔搭配;川坡耕地经济林,突出特色、林农间作’的原则,对大石坑客土回填的大鱼鳞坑进行精细整地,栽植侧柏大苗、山桃、山杏大苗及红枣经济林等,苗木成活率达到96%以上。这个工程总面积4300亩,它既是永和县的出省口绿化工程,同时也是永和县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在永和关石质山地生态治理示范工程区,永和县林业局原支部书记王爱民向采风团介绍道。
在王爱民的带领下,采风团又来到了永和县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望海寺示范点绿化工程区。据介绍,该工程总面积1200余亩,采用高密度绿化、多树种混交、大树苗栽植,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林成景。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多树种配置、多景观体现的效果,使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绿化、美化、彩化,为永和县沿黄旅游路增色添彩。
据了解,自三北防护林工作启动以来,永和县共完成74万亩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达28.3%。从1978年开始,永和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建设、民生改善作为重中之重,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锲而不舍地植树造绿:在三北一、二期工程建设中采取群众化造林,构筑了以茶布山、狗头山、四十里山等三大山系为框架的防护林体系,创办了1个国营林场、11个社办林场、80个村办林场和450多个家庭小林场;在三北三期工程建设中采取社会化造林,奠定了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生态经济型产业体系,开创了机关社会团体建基地、社会个人、大户承包治理新模式;三北四期工程是永和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辉煌时期,创造性地应用了PVC管道输土、索道运苗、石片、薄膜、青草覆盖保墒等技术措施,打造了大寨岭、永和关、乾坤湾等多处石质山地造林典范,让荒山换了绿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