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84号提案的答复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4-28296 | 发文机关: | |
标 题: |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84号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日 期: | 2024-10-31 |
民建山西省委:
您好。贵委提出的《关于申报全省第一处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当前,我省已建有地质公园共19处,其中国家级地质公园 11处,省级地质公园8处。自2018年机构改革地质公园管理职能由国土部门划转到林草部门以来,我局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多方参与、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推动省级地质公园晋升、争取省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地质公园管理顶层设计等几个方面促进我省地质公园发展。
一、推动隰县午城黄土省级地质公园晋升国家级
机构改革后,经摸底,隰县午城黄土地质公园的柳树沟景区是中国黄土“午城黄土”“离石黄土”的命名剖面所在地,是全国性标准剖面的所在地,在国内及世界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我局积极与国家林草局对接,争取政策,与当地县政府座谈,争取政府支持力度。经上下协调,2019年,隰县人民政府申请隰县午城黄土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我局指导隰县人民政府准备相关申报材料,协调专家到隰县进行实地考察,向国家林草局提出了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申请,最终于2020年3月,国家林草局同意山西隰县黄土地质公园晋升为国家级。这是机构改革后第一个通过省林草局申报成功的国家地质公园,为我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增加了新成员。
二、积极争取省财政资金投入
机构改革后,在地质公园方面,省级财政资金一直未有投入。针对这一情况,我局向省财政厅申请,将地质公园建设纳入支持范围。从2022年以来,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到隰县午城黄土、壶关大峡谷、大同火山群、平顺天脊山、王莽岭、吉县壶口等地质公园共计1122万元,用于地质公园巡护步道、宣教点、解说系统、编制科普图书(册)、更新地质博物馆等建设,有利地提升地质公园设施建设,促进地质公园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加强地质公园管理顶层设计
1.完善地质公园管理规范。针对地质公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我局推动了《地质公园建设管理指南》山西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目前该指南已通过了两轮专家评审,预计今年将正式发布。通过这一指南的实施,可以提升我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地质遗迹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2.制定世界地质公园申报计划。鉴于山西省目前尚无世界地质公园的现状,我局委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编制完成了《山西省建设世界地质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比评价全省国家级和世界级地质遗迹,分析各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申报政策,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提出符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区域3处,为下一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支撑。
3.推出全省地学研学路线。针对目前科学旅游和中小学研学旅游需求激增的现象,结合山西省三大旅游板块的旅游发展现状,依据全省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的资源特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在全省11个地市计划推出21条独具地区特点的短期地学研学路线,以及5条主题鲜明的深度地学研学路线,为山西省地学研学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宣传
为了更好的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推动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我局一是组织拍摄制作了全省地学旅游宣传片,与研学线路结合起来,促进全社会对地学旅游的了解与普及;二是以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为样板,编写了地质公园科普教材。该教材涵盖了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况,地质遗迹的成因与演化、保护现状,地质公园的游览指南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科普,以便于公众和学生在游览地质公园的同时,更好的学习地学知识,以上内容将于近期发布。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重视地质公园建设,一是支持长治以壶关太行峡谷国家级地质公园、平顺天脊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和襄垣仙堂山省级地质公园为核心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二是通过顶层设计,督促各地加大对地质公园与地学旅游的投入力度;三是探索管理与经营体制,促进地质公园良性发展,统筹做好保护与利用;四是继续加强对地质公园与地学旅游的宣传力度,普及地学知识,促进自然教育、研学旅游等旅游方式发展。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4年4月23日